luminosity

內在的光輝 Inner Luminosity

Frans StieneArticles, Chinese 1 Comment

我們經常尋求我們自身外在的療癒,找可以「處理」我們,或是「療癒」我們的人。但在向外尋找的過程中,我們也會因此丟棄了我們自己內在的療癒能力,讓我們自己從當個有能力的人,變成一個無能力的人。本質上,我們只能療癒我們自己,沒有人可以幫我們療癒,就算佛祖也無法療癒我們。有些人可以向我們展現療癒的道路,或是可以在療癒的路上幫助我們,但我們還是要自己去下功夫療癒自己。 我一向很喜歡用這種方式看待療癒。想像山上沒照到太陽的那一邊,這是一個黑暗洞穴。這代表著我們充滿困惑的心靈:一個充滿憂慮、憤怒、挫折、執著、忌妒等等負面情緒的心靈。因為我們還沒認知到自己內在的光輝之前,我們心靈的洞穴是闇黑的。 現在想像太陽就像外在的因素在療癒我們;這可能是個練習者,一個神性的代表,或是任何我們正在努力尋找的相關療癒方式。要找到這個療癒方法,好驅散我們內在的闇黑,我們必須要每一次都將陽光帶進我們的洞穴。但我們把陽光帶進洞穴後,陽光還是會回到它原本的地方,把我們展露曙光的心靈又放回黑暗之中。當陽光點亮我們內在的闇黑時,我們短暫地感覺良好,但一旦陽光離開了,光線又消失了。 但如果我們開始深入探索我們自己的本質,開始重新發掘我們內在的光輝,那會如何呢?如此,我們就不需要依賴外在的因子,而我們困惑,充滿闇黑的洞穴心靈會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時光輝燦燦。藉由重新發掘我們自己的內在光輝,我們開始給予自己力量;我們會療癒自己的創傷。這會讓我們自己充滿內在的力量,而因此讓我們可以在艱困的時期,保持自己的平靜。 更深入點來看,我們需要理解一點,洞穴與陽光都是相同的,我們都是佛陀,佛陀也是我們自己本身。這就是所謂的不二元心靈狀態,而在這種心靈狀態之中,我們內在的光輝會總是燦亮,總是滿室光明的狀況。不再需要依賴任何外在的來源,因為我們總是可以在自己的內在找到光源,而這就是來自我們自己的光線。 當我們重新發現我們自己的內在光輝,我們可以引導其他人找到他們自己內在的光亮。當我們給我們自己力量,我們也可以幫助他人找到自己的力量。但如果我們保持告訴我們自己,只有外在的力量可以療癒我們自己,那我們就會非常依賴外在的力量,而如果我們持續這種方向的思維,讓自己處於闇黑的心靈洞穴中,那我們就很難獨立,無法依靠自己的雙腳前進,也無法點亮我們內在的光亮,更無法幫助其他人。

dancing blur

和宇宙共舞 Dancing with the Universe

Bronwen and Frans StieneArticles, Chinese Leave a Comment

無論我們何時練習冥想、手療或是進行靈授祝福,我們都是在與宇宙共舞。然而,要能夠與宇宙共舞,我們需要能夠自由地進行我們的舞蹈。要能讓我們需要的身體、心靈與能量自由地舞動,我們要能讓它們不受(恐懼、憂慮、憤怒)羈絆。執著會如同韁繩般限制我們的舞動。 如果我們的心靈處於MU的狀態中,我們會發現我們自己可以自由地舞動。日文的MU,意味著「放空」、「空白」與「無物」。 MU的語源是跳舞的樣子(如上圖)。傳統的教師都明白,處於MU狀態的心靈就像是與宇宙共舞,因而變成這個字眼MU。 當我們與宇宙自由字在地舞動時,我們每一次的舞蹈,每個動作都是獨特的。如果我們重複我們昨天進行的動作,我們會停滯,並無法進步。如果我們要去思考我們的下一個動作,我們就會專注在未來的狀態,而僵滯在預設的概念中。假如我們想要讓當下的舞步看起來很聰慧,那我們也卡在這個狀態中。要在練習中自由地律動,我們需要讓自己停留在MU的狀態中;不是停留在過去,不是現在,也不是未來—而是一種完全開放又自在的狀態。在這一個當下,我們不去控制,也不擁有任何時刻,我們讓它自然有機地流動,而這要來自於我們與宇宙合一的狀態中。 我們可以把這個舞蹈看成宇宙生命河流的舞蹈。如果有兩條河流,我們在每條河流中丟下一片樹葉,每片樹葉會以著各自獨特的方式,在河中優雅舞動。沒有任何一片葉子會是跟其他片葉子有一樣的律動方式。葉子也無法讓我們要求律動的方式,「看,我正在用這種方式或是那種方式流動。」它就是自己自由自在,不受評判地流動著。而葉子從來不在自己流過的軌道上留下痕跡。 在我們的冥想與其它靈性練習中,我們經常會留下痕跡。舉例來說,當我們對自己的練習感到自豪時,我們就會有想要達到某種程度或是完成某個練習的執念。 「我今天對那位老太太好,」 「我現在的冥想練習很好。」 「我幫助這個人處理頭痛的問題。」 但要完全地與宇宙共舞,我們需要像漂浮的樹葉般,不要留下痕跡。 MU狀態的心靈,需要直接去體驗,而不是從智力上去理解,只能從內在的實際體驗去了解。這個直接的經驗也是種非二元的狀態,因為這是種我們不再標示自己的靈性練習「好」或「壞」的狀態。我們只是自在地舞動,就這樣,不需要任何標籤。我們只是好好地跳舞。 完全不要思考,讓它直接地從生活的力量中流露出來。這不正是我們生命所渴求的?尋找表達我們生命本質的方式? 關寂照老師 當你舞動時,手持扇子,腳踩舞步。當你沒有忘卻任何事情時,當你還在想著如何用你的手與腳,好好地表演,精確地舞動時,你並不能被稱為技藝超倫。當心不控制手腳的律動,你的所有動作都不再單一。如果你不想完全放開你的心智,你所作的每件事情都是徒勞無功。 澤庵宗彭 當心靈開始僵化,停止自由運轉,停格在一個定點。這就類似車子的輪子四處轉動,他們並不固定在一個地方。如果輪子卡得太深,他們就無法自在地被推動。心也是如此,只要它開始對某個情況產生執著,它就無法正常運作。 澤庵宗彭

Meditation copy

身為人類 Being Human

Frans StieneArticles, Chinese Leave a Comment

我經常聽到人們說他們感到憤怒、擔憂或是恐懼時,只是做「人都會做的事情」,這類的情緒只是人類會有的情緒。但如果真的是這樣,那當人類的真正意義為何? 根據網路的語源辭典,「人類」這個字眼來自法文的humain與拉丁文的humanus,也意味著「仁慈、博愛、慈悲、溫和、有禮貌、博學、精通、有教養的」。當我們用這種方式來透視當個人類,就應該是意味著仁慈、溫和與有禮貌的。因此,如果我們憤怒、擔憂與恐懼,我們就會失去了仁慈、溫和與有禮貌。事實上,我們就與當個人類的行為背道而馳了。 這個辭典繼續解釋,這也表示了「地球個體」。這對我而言,意味著與地球共存,當地球的一份子,與之合一。然而,在我們現代的世界中,我們還依舊像個人類嗎? 當我們憤怒時,我們說我們只是人,也許這是種自我安慰的方式,讓自己知道生氣、擔憂、害怕等等都是可以接受的,但我們不能因為我們「只是人」,就滋長這種情緒。這可能只是個口頭禪:「我在生氣,但這就是我,我只是個人!」因此,我對這個情況都不需要負起責任:我可以就只是生氣、擔心與害怕,因為這是人性。但如果當個人類,事實上是與此相反的:是要仁慈、要溫和有理?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,當我們發現憤怒、憂慮、恐懼(或是我們其他可能認為是負面的情緒),都是影響到我們,甚至讓我們無法變成仁慈、溫和有禮得人,我們就必須為自己採取行動。我們必須要練習,好讓我們比較少生氣,比較少憂慮,比較少擔憂。但這意味著要自己負起責任,而不是藏在這些「我只是個人,所以我當然會生氣」的藉口後面,不採取行動。 我覺得,我們需要再次記得,當個真正人類的意義為何—充滿仁慈、溫和與有禮貌。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透過練習不同的靈性練習而培養的,好讓我們再次更加真實。理解到身為人類,我們其實一點也不特別,我們跟動物其實沒有差異,也沒有比地球更了不起,也沒有比其他任何東西更好,我們就只是單純的人類而已。但我們只可能透過我們個人的努力,我們自己的練習,明白這點。然後我們一旦生氣、擔憂、害怕等有負面情緒時,我們就會開始明白,我們在人性上僅僅只是迷了一下路—事實上,我們已經更具人性了。 所以讓我們攜手努力,讓我們一起練習,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與這個地球,我們可以重回更簡樸的人性。透過練習,透過彼此的連結,以及與萬物的連結,讓我們把人性放回當個人類上。